智通财经APP获悉,摩根士丹利中国首席股票策略师王滢表示,自从去年年中以来,中国离岸股票市场展现出显著的结构性改善,整体股本回报率也出现持续性回升。基于对全球投资者当前对于中国股市的仓位配置及近期资金流向的分析,中国股票市场仍然还有足够的空间让全球投资者参与。她认为中国股票市场仍有望迎来更多的全球资金流入。
王滢认为,现在已经发生、但还未被市场充分了解的结构性改善主要集中在以下两方面。
首先,市场整体投资回报率反弹,逐渐缩小和其他市场的差距并有望在未来两年超过。
中国股票市场,尤其是离岸市场,正在经历一场深层次的结构性变革。这一变革不仅推动了股本回报率的回升,也增强了市场的估值修复能力。我们越来越有信心认为,MSCI中国指数的股本回报率的低谷也已经过去。以下三大驱动因素支撑了2023年以来的复苏趋势:
企业经营改善与股东回报增强计划
企业通过成本控制、股票回购以及为之前杠杆不足的关键公司加杠杆等方式积极改善经营,显著提升了股东回报。MSCI中国指数和恒生指数的股息收益率已从2020年的1.4%和2.4%稳步回升至2024年的2.5%和3.8%。与此同时,股票回购自2021年起加速,MSCI中国指数和恒生指数的回购收益率分别上涨134%和180%。此外,中央政府推动上市公司提质增效的政策,也为市场长期投资价值奠定了基础。
上市公司群体构成发生调整
随着时间的推移,与宏观经济高度相关的行业(如周期性股票、必需消费品和房地产等)在MSCI中国指数中的权重自2022年以来下降了9个百分点至15%。相比之下,由于更注重提升股东回报等原因,可选消费、通信服务和信息技术板块的权重显著提升,合计增加了9.4个百分点。这些板块的股本回报率表现优异,进一步推动了MSCI中国整体股本回报率的改善。
高科技领域的技术突破与政策支持
包括DeepSeek在内的中国企业在技术领域的突破,为市场注入了新的增长动力。科技密集型公司通过完善的工程师资源、数据可用性、完善的电商生态以及政策支持实现利润率和股本回报率的增长。
全部评论